《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60字。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编写人:丰县创新中学 刘爱梅 审稿人:高华
【目标要求】
1. 知识与能力: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认识电
力的应用是其的重要标志。理解科技的推动作用及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展过程及工业革命特点的学习,培养学
生归纳、概括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科技的推动作用,使学生再次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
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及探索精神。
【预习导学】
一、 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1. 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2.电磁学理论的提出:183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
出电磁学理论。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成了带动机
器的新能源。 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 跨入了 。
3.1876年, 发明了电话;19世纪90年代, 发明了无线电报。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 的创制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
2. 1885年,德国人 利用 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96
年,美国人 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
3. 1903年,美国人 兄弟利用内燃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进行飞行实验。迈出了
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
1.爱迪生的主要发明有 、 、 、 等,最重要的发明
是 ,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问题探究】探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