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文科)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4670字。 “五校联谊”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卷(文科)
命题人:五大连池高级中学 高一政治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
1.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是( )
A.农民交给地方的地租 B.自然界中的空气
C.商店中卖的自行车 D.自然雨水
江苏“好孩子”有限公司总裁提出,低价不是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他说,当我们第一批物美价廉的出口产品遭到无情退货后,分析发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父母购买童车考虑的是安全.美观.新奇.实用.方便.舒服等多方面因素,而价格则是次要的。回答2~3题。
2.从上述材料可见,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应是 ( )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价值量 D.商品的交换价值
3.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商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 B.商品生产者要不断提高商品的综合品质
C.生产物美价高的产品是占领市场的最佳途径 D.质量差的产品没有价值,不具有竞争力
4.大导演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自上映以来,风靡全球,在中国内地上映也十分火爆,IMAC—3D版的《阿凡达》最高票价曾卖到600元一张。600元的票价是货币执行( )职能。
A.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5.同一商品生产者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售,有时赚钱,有时亏本,这主要是因为 ( )
A.供求关系不同 B.商品的价值量不同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D.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6. 从早期的牲畜、布匹、贝壳等,到后来的贵金属银,都被大家普遍接受,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些物品( ) A. 都是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都具有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C.不一定都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D.都是货币其本质是价值符号 7.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通货膨胀是指( )
A.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
B.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的现象 C.物价持续上涨,经济衰退的现象 D.物价持续下跌,人们购买旺盛的现象 9.银行卡与现金、支票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