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暑期专题复习之二——文言实词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暑期高二复习之二——文言实词
二. 知识重点: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积累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特别是高中语文课本收录的常用词,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根据上下文作出恰当的解释,是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复习时要掌握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知识。
1. 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识别通假字要注意:(1)通假字有固定,不能随便与某个音同或音近字通假;(2)不能互假,甲字通乙字,不能倒过来乙字通甲字;(3)有的字按今音读不同,但古音相同。
2. 古今异义字
应具体掌握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五类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的转移;(4)词义的弱化;(5)感情色彩的变化。
汉语语汇中一部分词,古今均用,但意义往往不同,这部分词是检测的主要对象。
3. 一词多义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一般地说,各义项间有一定的联系。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平时学习时应建立某个词的词义系统,全部了解其意义,并把握某个意义的运用环境,临考方不至无所适从。还应注意因文定义。即看它具体的语言环境。
4. 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重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5. 词类活用
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包括以下几类:
(1)名词的活用:① 名词用作动词;② 名词作状语;③ 名词的使动用法;④ 名词的意动用法。
(2)动词的活用:① 活用为名词;② 动词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活用:① 活用为名词;② 活用为动词;③ 使动用法;④ 意动用法。
三. 文言实词复习对策:
1. 依据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文言阅读试题涉及的知识,绝大多数见于课本,所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要依据课本文言文。借助课本文言文梳理、积累文言知识,编织出知识网络,还要深入研究课本后附录的《文言文常用实词表》,认真复习课后练习和有关单元知识短文。
2. 大量阅读,培养语感
要想方设法多读文言文,把那些文句流畅、语言现象丰富的文段,尽量背下来,多读多背能形成敏锐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