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性质的应用》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440字。
《对数性质的应用》说课稿
内蒙包头萨一中 陈明小
我说课的课题是“对数第三课时---对数性质的应用”,这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第三节“对数与对数函数”中的一节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向各位评委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㈠ 说教材
对数运算是指数运算的延伸和拓展。从知识结构看,它是学习对数函数、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基础;从应用来看,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材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抓联系,促迁移”的原则进行编写。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对数,然后沿着对数的概念、对数的性质、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的思维格式展现知识点。新课标对利用对数性质进行化简求值的难度有所下降,故本节选用的题例本着巩固三基为准。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 教学目标
① 知识型目标:对数恒等式及对数的运算性质
② 能力型目标: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通过讨论、探索领悟对数式化简求值的技巧;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③ 德育型目标:通过构建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问题,从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⑵ 教学重点、难点
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是教学重点;对数式的化简求值技巧是教学难点。
㈡ 说教法和学法
⑴ 教学方法
为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在教学中以讨论、探索为核心构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出有适度有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反思,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⑵ 学法指导
① 让学生通过公式的正用、反用,体会解题方法,形成通性通法。
② 使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㈢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环节,具体如下:
⑴ 把握基础知识,突出转化思想
试题 1.两个常用的对数恒等式:若a>0且a≠1,N>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