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70字。
有机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从碳原子结构特征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和数目众多的本质原因。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并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建立有机物结构决定其性质的学科思想;认识有机化学与吃、穿、住、用、农、轻、重的密切关系;初步意识到有机化学发展对满足未来社会需求方面的重要意义;领悟化学具有的经济性、实用性、实验性等学科特点。
科学品质: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崇实、创新、探索的精神与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测定、数据处理、比较、分类等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和有机化学。
重点、难点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今天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先从我们熟悉的有机物讲起,请观察实验。
【演示】在切开的土豆片上滴2滴碘酒。提示观察土豆片上有无颜色的变化。
【提问】滴上碘酒的土豆片为什么变蓝色?
【讲述】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淀粉是一种有机物。大家再观察一个鸡蛋白的有趣实验。
【演示】试管里倒入 2 mL鸡蛋白溶液,然后再加入 1mL无水酒精。提示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讲述】鸡蛋白是蛋白质,蛋白质遇酒精会凝结成沉淀。此实验证明酗酒过量对健康有害。有必要指出蛋白质和酒精都是有机物。
观察并回答:土豆片上出现蓝色。
思考并抢答:土豆片中含有淀粉,碘跟淀粉作用时会出现蓝色。
津津有味地观察,回答:观察到有乳白色沉淀产生。
思考、领悟淀粉、蛋白质、酒精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许多都是有机物。 实验引入,
并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辩证地看待有机物。
【投影并讲述】有机物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有机物的概念: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原始社会末期,古人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制醋。
(2)我国周代已使用靛蓝、茜草等天然染料染布颜衣。
(3)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已燃煤为薪,知淆水(石油)可燃;公元前一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批天然气井。能源利用。
(4)西汉初期发明造纸。
(5)我国3000年以前以粮制糖。
(6)更早食用植物油和动物油。油脂利用。
(7)公元前一世纪本草医学产生。 观看、倾听并思考。在教师启发下了解:古代对有机物的认识,主要基于实用的目的,与衣、食、住、行、用等有关。由于当时有机物只能从动植物体中取得,因此人们称这类化合物为有机物。 化学史引入,拉近学生与有机化学的距离。
19世纪30年代,欧洲经历空前技术革命,有机化学空前发展:
(1)纺织工业需大量染料,需人工合成出更多更好的有机染料。
(2)煤焦油污染已成公害,必须加快进行有机分析和有机物分离。
(3)德国化学家维勒首先人工合成出尿素;一代宗师李比希(德)在有机分析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二人的莫逆之交,是近代化学史上最感人的友谊佳话。 观看、倾听、思考,并对维勒和李比希发出赞叹之言。在教师启发下认识到:现在人们不仅能合成出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机物,而且能合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机物。有机物这一名称,早已失去历史上原来的意义。 从动态化学的角度,认识有机物概念发展和化学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