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8 8:11: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00字。  《生物入侵者》教案
  主备:江苏省南通市兴仁中学   李晓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相结合的语言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了解生物入侵的严重性,增强防范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2、难点:理清说明顺序。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难点在于本文符合人们认识事物规律的逻辑顺序,学生以往未曾接触过,所以利用学案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复习,回顾学过的逻辑顺序,与文章的思路进行比对,得出这是一种新的逻辑顺序。然后通过将文章结构进行前后调整的假设,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发现。
  [课堂研习]
  一、导入新课:
  由入侵本地区的“植物杀手——一枝黄花”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
  结合学案,同桌交流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情况,准备发言。
  2、学生回答,老师明确并板书文章结构框架。
  解释概念    介绍危害    危害途径     采取措施
  3、探讨本文说明顺序。
  根据学案回顾三种说明顺序,着重回顾逻辑顺序,得出本文的逻辑顺序并非我们接触或学习过的。
  巧设环节,将文章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换假设(如果我们把“治理措施”调到 “介绍危害”和“危害途径”前面),让学生来讨论好坏。
  师引导得出这是一种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的说明顺序,这就是逻辑顺序的结论。幻灯片打出逻辑顺序的概念: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
  让学生说生活中的例子或老师再举塑料袋、甲流的例子。
  (附例子:1、甲流的例子:是后甲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3月最先在墨西哥发现人感染病例,后蔓延到美国和欧亚等地区,随即世界各国严防牲畜进出口,并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登记,甚至是隔离观察。然后世界各国展开医学攻关,先后研制出预防疫苗,我国现已全面推行免费预防接种工作。
  2、塑料袋的例子: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思 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从此人们外出购物一身轻松,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后来人们发现它难以腐烂,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不环保,成了白色垃圾。于是我国在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限塑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