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无答案).doc
哈 九 中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说明: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试卷分为Ⅰ、Ⅱ两部分,Ⅰ卷为单选题,总分为34分;Ⅱ卷为笔答题,分为56分和6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1. 基础知识(1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描绘的社会主义蓝图的实现,
已经是倚马可待了。
B.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美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
《谈美书简》。
C. 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实,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D. 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在盐湖城冬奥会上改写了双人花样滑的历史,成为第一对在国际大赛上使用抛四周跳的选手。虽然功败垂成,但他们出色的表现还是赢得观众和裁判的认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生活得美满幸福。
B、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洪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
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
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B、地图是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当上海的城市地图不断修订甚至达到每周均出新版时,它
所显示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这座大都市的变化太快太大。
C、奥运地区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重要标志是要出现新的商业中心,否则,这个地
区将来也会有问题。
D、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
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打出招聘王小丫的“魅力搭档”的广告后,应聘者达到4000多人,其中还包括30位博士生也去一显身手。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帮助你走出这片陌生的领地。
C. 张博士每次向导师借书,导师都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书房去找。
D.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电影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写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____。
(2)命运,其实是最公平的,它遵循一条潜在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
,收获也最多。
①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②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③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④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8分,每小题2分)
粗犷与细腻
偶然翻阅齐白石的画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
画册中有不少粗犷的意笔和精细的工笔相结合的画幅。这类作品白石老人画了不少。它们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树丛,大抵像泼墨似的,粗犷豪放,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蚱蜢,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画出来的。纤细的触须、翅膀上的脉纹、虫脚上的钩齿都历历可辨。这些粗犷和细腻的笔墨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在齐白石的画册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有一些这类的作品,只画好了一半。这一半不是人们想象的那“容易画”的泼墨植物,而是那些工笔的草虫。显然在画家的心目中,寥寥几笔的泼墨,有时要比工笔画还难得多,他要留待精神特别好的时候才下笔,不幸有一些还没画成,画师就弃世了。
粗犷和细腻,意笔和工笔,概括和精巧,辽阔的背景和清晰的事物相结合,是艺术上一项重要的表现方法。以这些画为例,由于有泼墨而成的植物存在,就使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