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620字。 《洋务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主要时间,记住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兴办的主要企业,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
2.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的历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通过了解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洋教育的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交流,探究,分析,归纳,阐述的能力,培养学生“求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和对李鸿章的评价中,尤其是在辩论中培养学生“史由论来,论从史出”的求实、求真态度;在剖析洋务运动的影响及联系现今的改革开放中树立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汲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用,民用企业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对李鸿章的兴趣;如何组织好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及“我看李鸿章”的辩论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人物带事件的导入法、材料阅读法、图表法、合作讨论法、辨论法
2.学法
收集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图表记忆法、合作讨论法、辨论法
四、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运用大量有关李鸿章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由来,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李鸿章的一张照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李鸿章!
师:对,李鸿章堪称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又有人说他是满清的栋梁之材,独自支撑着清王朝的半壁河山……就连梁启超这个曾经暗杀李鸿章未遂的人物,居然在李鸿章死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体现了英雄惜英雄的叹惋。李鸿章究竟什么人物?为何让世人有如此评价?
却说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靠编练淮军出家。中道改练洋务,可以说谈洋务运动必提李鸿章,提李鸿章也必提洋务运动,为何李鸿章原本军事家出身,却改为兴洋务?又究竟何为洋务?——今天不妨让我们走入李鸿章的人生,一同去感受洋务运动的风云跌宕!(出示幻灯片:从李鸿章看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