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域结构和合理规划》优化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小题,约3310字。
《城市的地域结构和合理规划》优化训练
基础达标
1.关于城市地域形态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城镇,其地域形态多属于组团式
B.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那里的城镇地域形态多属于团块状
C.位于黄河流域的兰州,其城市地域形态是典型的条带式
D.一般位于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城市,其布局多属于组团式
解析:在地形比较平坦、完整、开阔的区域,城镇布局多属于团块状;若当地地形崎岖,多山岭或河流阻隔,其城市布局多属组团式;若城市沿交通干线(如城市环路、铁路、水路)分布,则呈条带式或放射状。
答案:C
在城市中,不同地段担负着不同的职能,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形成的区位条件不同。据此完成2~4题。
2.下列说法不符合城市功能区特点的是( )
A.功能区是指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
B.在同一功能区内,既有它的主要功能,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住宅区
3.工业区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主要因为( )
A.环境保护需要
B.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运输量
C.历史因素影响
D.共享集聚效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外缘对于工业区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土地广阔
B.城市中心有最大的消费群,因而对住宅业有较大的吸引力
C.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及远加强的
D.通达性越好,土地的价格或租金越高
解析:第2题,D项中每个城市不一定只有一个商业区、一个工业区和一个住宅区。第3题,工业区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主要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运输量,接近交通干线可以减少运费。第4题,城市外缘对于工业区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城市中心虽有最大的消费群,但地价高,住宅业购买力有限;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及远减弱的。
答案:2.D 3.B 4.D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如果在该地布局一个炼油厂,则厂址宜选择在( )
A.a B.b C.c D.d
6.该城市所属气候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是…( )
A.青稞 B.枣椰 C.咖啡 D.油菜
解析:第5题,由坐标图可看出该城市的最小风频是东北风,因此布局有大气污染的炼油厂应放在城市的东北郊,即b处。第6题,因为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北风,且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频率相当,可判断其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中部地带,油菜是具有生长优势的农作物。
答案:5.B 6.D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据此完成7~9题。
7.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 )
A.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B.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C.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D.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8.按照规划,北京在外部环线道路沿线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B.扩展城市用地面积
C. 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
D.分散大城市的经济职能
9.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地区,其主要作用是( )
①净化城市空气 ②减轻酸雨危害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留有发展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7题,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属于行政因素。
第8题,北京在外环线沿线设立多个居住区,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