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全科试卷(8科9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0 11:26: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缺答案).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文.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doc  北重三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10年11月1日
  命题:邢贵虎      审题:孙晓明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经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2.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该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后即其妹也。
  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贞观元年,进封齐国公。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其年,拜尚书右仆射。时突厥颉利可汗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宗召萧瑀及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杀戮无辜。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曰:“今国家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廷,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绩,谓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