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综合验收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6790字。 2011届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综合验收试卷
一、选择题(1.5X30=45分)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
史》)等。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2.“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3.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 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5.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法家、道家
6.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这反映了( )
A“大一统”主张 B“三纲五常”学说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天人感应”学说
7.说到人生追求,我 们也许会吟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样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8.1843年,一个军官在他回忆录的结尾用大写字母写了这样一句话:“CHINA HAS BEEN CONQUERED BY A WOMAN。”他是想强调( )
A.英国女王的伟大 B.中国清政府的顽强
C.鸦片战争的结果 D.鸦片战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