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受与思考”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5170字。 “用心感受与思考”课堂实录
浙江省作文课堂教学大赛评比一等奖 张全民 执教
师:前几天,我在我们班作了一个问卷小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高中生写了十年左右的作文了,却依然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写作困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①生活贫乏;②表达困难;③心理被动。其中67%的同学认为写作面临困境是因为“生活贫乏”。生活贫乏导致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离写作越来越远,也就不愿意写作了。
师:从表面来看,同学们的生活空间确实有限,无非是学校和家庭,学校里无非是教室、寝室和食堂。但是著名学者裴斐说:“文学创作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生活——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而在于有没有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要没有感受,生活再多也是白搭。”套用罗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并不缺乏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譬如说秋冬季节到了。当阳光照射我们的阳台时,我们会把被子拿出来晒晒。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活小节,会感受和思考的同学就会写出《阳光地带》的好作文。
同样,面对着一张照片,一幅图画,有人熟视无睹,有人却浮想联翩,从而获得真切的生活感受和思考。譬如像这样一幅图片,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幻灯片展示图片:画面为一只白天鹅背着小天鹅在湖面上游弋的美丽景致。学生面对画面,或思考,或讨论。)
生1:这幅温馨的画面让我想到了生命的美丽,自然的永恒。
生2:我觉得这幅画面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亲情,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母亲给予我的很多关爱。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是的,发现一个阳光地带,欣赏一幅画,甚至聆听一段音乐,都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尤其是音乐,可以说是我们校园生活中最常见的内容,也是我们人类生活极为形象可感的概括,因此音乐最能够拨动我们内心那根温柔的琴弦。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音乐,感受一下音乐,好吗?
生:(齐说)好!
师:今天我给大家选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思乡曲》,大家边听边用心感受这首音乐作品,看看这首曲子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
(音响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曲声悠扬、缠绵,很快把学生带入了音乐的情感世界。)
生3:我听了这首曲子就想到一句话:世界上如果还有最后一方净土,那便是屋檐下母亲的期盼。
生4:听了这首乐曲,我仿佛看到内心的我站在夜色中,站在阳台上看天空,看明月,幻想病中的母亲那模糊的面容,我的泪流了下来。
生5:我从这首乐曲中体会到,作者去国外深造,每逢佳节的时候都会想起自己的祖国、故乡、亲人。
师:你知道马思聪的生平是吧,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
生5:因为我就是拉小提琴的。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本身有这方面的艺术修养,又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就拥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前两位同学也谈得非常好,能从乐曲联想到母亲,联想到故土,感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