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个性与创新”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3 19:24: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7160字。
“展示个性与创新”课堂实录
全国中语会理事,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苏州市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 袁卫星 执教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我从高一带到高三的学生,他们有喜欢动笔写的好习惯。我要求他们坚持写日得(即日记,不一定天天写,有收获、有感受、有想法就写)。几乎每篇日得后面我都给他们写上评语,这样就和全班同学形成了用笔交流的氛围。好东西还得学会和别人分享,据此我要求学生把自我感觉写得好的文章贴到后面的墙壁去。一段时间下来,那一面墙壁竟如网络BBS般热闹。我一有空就会握一支红笔,到后面去看“帖子”。学生也有读的习惯。班上好多同学订了《杂文报》《小说月报》《散文选刊》《视野》等报刊,买了真正称得上是名著的名著来读,买了《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推荐的好书去看。我还用“每周一文”“每月一书”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总而言之,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极高。
目标定位
第一,让学生个个牢记并做到“三基本”,即中心基本明确,思路基本清晰,语言基本通顺。这是展示个性与创新的前提,没有“三基本”,个性与创新就是镜花水月,就是空中楼阁。
第二,让学生人人力争做到“三个真”,即写真实生活,抒真情实感,发真知灼见。当然,这里的“真实生活”,并不是指学生的生活原状。这里的生活是“生活态”,有别于现实生活,因为当前中学生,尤其是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必须创设“情境”,创设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态“情境”来让学生进入写作。这个“情境”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的“更特殊的前提”。黑格尔还说:“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美学》)
第三,让学生量力而行,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进行思维创新、文体创新、语言创新等。
教学实录
师:今天是我给大家上最后一堂作文课,而且是两节连上。是大家做作文,还是希望我再讲些什么?
生:还是讲些什么吧。都快要高考了,提醒提醒也好啊!(众笑)
师:那么讲什么呢?
生:就讲怎么写好一篇文章吧!(笑)
师:以前不都讲过了么?不过我想想。我再讲一句话好不好?——展示个性与创新(板书)。
生:(鼓掌)
师:先别忙着鼓掌,讲完觉得有收获你再鼓掌。
我还是从这几年常考的话题作文说起。话题作文的本质特征是开放:文体开放、立意开放、选材开放。这里反复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文体开放(或者称文体不限、淡化文体)不等于不讲文体。文体开放的意思是:1.它不像过去那样,一道题目只能用一种或两种文体来写,而是给你们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更便于你们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2.它是对多年来形成的僵化的写作模式的反拨。3.同一种文体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可以记叙经历,叙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你在构思时需要思考:1.该题最适合写何种文体。2.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3.考虑自己有没有和该文体相应的素材。
同时要反复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立意开放(或称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就拿话题作文第一次亮相时,也就是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来讲,就要审清这样的题意:“记忆”,保存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不是思维,不是性格,不是精神;更不是身份、地位、面貌);“移植”,将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转移到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上的一种医疗手术(不是克隆,也不是复制;可以把别人的移来,也可以把自己的移走)。那一年,我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