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全科试卷(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理科数学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文科数学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物理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英语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英语听力试题.mp3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政治卷.doc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3分,11题共33分
一、基础题,1-5题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遒劲/疾风劲草 负荷/荷枪实弹 蹊跷/独辟蹊径
B.蛮横/飞来横祸 泄露/崭露头角 着迷/不着边际
C.绯闻/缠绵悱恻 聒噪/恬不知耻 黢黑/怙恶不悛
D.缱绻/蜷缩一团 晦暗/诲人不倦 咋舌/朔风乍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辨证 揣摩 暮鼓晨钟 格物致知
B.禀承 噩梦 无事生非 固步自封
C.含盖 担搁 浮想联篇 若即若离
D.告罄 撤消 顾名思义 兵慌马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 ,引发人们的思考。
[2]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 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
[3]人如果总是 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A.批判 现时 满足 B.批判 现实 沉湎
C.针砭 现时 沉湎 D.针砭 现实 满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B.他们镇的某个领导为了迎接上级的扶贫检查,把邻近好几个村的羊、鸭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C.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王熙凤被刻画得鲜明生动,很有个性。
D.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 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中国申报了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福建宁德地质公园均得到认可,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至此,中国已有24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B.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共同工作多年的二人因“突破性地”用撕裂的方法成功获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获奖。
C.当全国人民正沉浸在国庆佳节假期中时,中国足坛“扫赌打黑”进程稳步进行。10月5日1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节目披露最新案情进展情况,谢亚龙、李冬生、蔚少辉被正式批准逮捕。
D.正是由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使中德两国关系持续向好。两国总理的这次“超常规”会晤,意味着中德关系进入又一个“蜜月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非常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在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