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410字。
《宗教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西欧诸国宗教改革的宏观、整体背景,在此基础上理解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原因。
2.了解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3.正确认识法国宗教改革的具体表现形式。
4.掌握英国国教与清教的区别。
5.掌握宗教改革后基督教的主要派别及其分布情况。
6.理解并掌握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及其作用。
德育目标
1.在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以及了解马丁路德、加尔文、英王亨利八世实行的宗教改革的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革新精神和进取意识。
2.通过学习宗教改革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历史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指导学生认识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原因
2.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3.英国宗教改革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及其作用
2.如何正确认识法国宗教改革的形式。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欧洲政区图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宗教改革的一些背景性内容,可由教师讲述,此处特别应注意所讲知识的精炼和针对性。
2.谈话法: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解决一些理性问题,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组。
3.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然后以投影或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必要的材料,再由学生阅读、回答,教师最后进行讲评和总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从容说课
相对来说,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是不熟悉的,甚至是完全陌生的,然而作为一节篇幅较短的阅读课,教师有着较多的处理空间,所以应找一些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本节课重在理解,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对理性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对于宗教改革的背景,应围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这一实质,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基本的政治理论进行认识;对于德意志、瑞士、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和过程,教师在选取形象、通俗的文字语言进行讲述后,一定要强调学生认识宗教改革在不同地区、国家的具体表现及其共同的实质;对于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点到即可,无需再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应注意两个比较:一是指导学生比较宗教改革的框架知识内容与文艺复兴的内容;二是引导学生比较德意志、瑞士、英、法等国宗教改革的基本情况。同时,对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轻重有别,避免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之一:导入语例示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有这样的认识,即对教会进行批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共通的特征,这说明了当时欧洲天主教会的腐朽,反映了其教规、教义的不合时宜。然而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有这样的认识,即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是相当强大的,直到今天,包含着天主教的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依然在欧美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文主义者在顺应时代的要求创建自己的理论的同时,教会也在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着自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西欧宗教改革的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