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030字。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
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 徐继宽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对于这个必修和选修教材都涉及的重要考点,我打算分层递进展开本课学习:(1)利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创建历史情景,让学生知道孔子的生平、思想核心、教育主张,达到“了解”层次;(2)进行史料解读,让学生认识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达到“理解”层次;(3)透过千变万化的孔子肖像,探讨每个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达到“见解”层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整理“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从而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根源和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历史情景探究,史料阅读分析,合作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孔子对于治国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理念,学习孔子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那我们应该怎样随着季节而读书?
(屏幕展示)夏天读庄子,秋天看老子,冬天看孟子,春天读孔子。
(学生思考,教师阐释)炎热夏天读庄子,让人通体舒泰,飘然自逸;萧瑟秋天看老子,品味万物枯荣;寒冷冬天看孟子,养浩然正气;而在春天的时候读孔子,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读孔子可以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孔子究竟有哪些思想?如此风靡说明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全面了解孔子吧!
(二)情景探究
[探究一] 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
(屏幕展示)
(提问)通过上面三则材料,你如何认识孔子的成长经历?
(答案)①家境贫苦,使他了解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要求。②谋生做事,使他接触社会下层锻炼自身能力。③爱好礼乐,使他坚定学习志向探寻治国之道。
(承转)孔子以传承礼乐为己任,收徒讲学让他的事业在三十岁时迎来一次辉煌。
(屏幕展示)
(提问)孔子30岁时创办私学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①收徒讲学扩大儒学的影响力。②办学活动提高孔子的美誉度。③为他踏上从政之路创造条件。
(承转)孔子在50岁时获得了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他会怎么做?
(屏幕展示)
(提问)孔子试图抑制鲁国权臣,结果却失败是偶然的吗?
(答案)不是!分封制衰落、士阶层崛起等。
(承转)无法在鲁国施展政治抱负的孔子,并没有放弃理想,他55岁时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理念和主张。
(屏幕展示)孔子周游列国动画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