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系的扩充》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660字。
《数系的扩充》说课稿
(江苏省宿迁中学 陆明明)
1 教材内容分析
1.1 本质、地位及作用
复数的引入实现了中学阶段数系的最后一次扩充.但是,复数它完全没有按照教科书所描述的逻辑连续性.实际的需要使实数具有某种实在感.可是,复数的情形却不一样,是纯理论的创造.
新课程中复数内容突出复数的代数表示,同时也强调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它的内容是分层设计的:先将复数看成是有序实数对,再把复数看成是直角坐标系下平面上的点或向量,最后介绍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同时,复数作为一种新的数学语言,也为我们今后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回忆数系扩充的过程,体会虚数引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1.2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感受数系扩充的过程,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难点:数系扩充的过程与原则.
2 教学目标分析
遵循新课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代数表示,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回忆并感知数系扩充的过程,感悟数系扩充的基本方法,领悟复数的有关理论.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问题情境感受虚数引入的必要性,体会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根据历史相似性原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预测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可能产生的认知障碍与学习困难:为什么要引入i?如何引入?i是什么?
根据教与学的关系,学生的学可以促进教师的教与学.教师通过学习数系的扩充历史,了解数系扩充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为虚数单位i的引入奠定理论基础;虚数的引入虽然最先由于数学本身的需要,但也只有当高斯用表示一个向量的时候,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得到广泛的应用,渐渐地才被大家接受.因此,i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