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5 20:14: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40字。

  课题 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2009-9 课型 复习课 模块 1 课时 4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目  标 复习范围: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按照考纲要求
  能  力 目  标 树立高考意识、提高分析理解解答能力
  价值态度目标 促进对公平的理解
  重    点 分配与公平  财政与税收
  难    点 分配与公平  财政与税收
  关键字 分配与公平  财政与税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没有历史哪有未来:回顾第一、二单元的结构、重点
  2010高考电子备课祥案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2009-09-22
  分配与公平  财政与税收
  重点一: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公平有助于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共同富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活力和谐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如何保障公平   从根本上,发展生产,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全体人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同步提高,发展成果共享。发挥市场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提高效率;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注重公平。
  第一,分配制度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第二,分配政策:(一根本、二三提高、四财税秩序、五财政支出、六防垄断、七农业、八就业培训、九社保)
  1. 解决公平问题的根本出路发展生产力,全体人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同步提高,发展成果共享。
  2.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例。
  3.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提高扶贫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 完善财政税收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加强税收监管,整顿分配秩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社保的财政支出,监督企业为劳动者缴纳医疗养老社保金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5. 合理调节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 打破行业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公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7.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拓宽增收渠道。
  8.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9. 完善社保。
  第三,分配原则:
  1、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具有统一性(效率是物质前提,公平是保证。)两者又各有侧重。
  2、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效率又要公平。初次分配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3、反对平均主义收入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鼓励创业,回报社会,先富带动共富。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的作用:维护劳动者权利、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调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差距共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促进生产。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相适用、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风尚。 如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例: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劳动合同法、保障企业为劳动者缴纳医疗养老等保险金、健全工会、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橄榄形”社会收入结构的意义:共享改革成果,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练习:
  1.判断解释 多种分配方是指所有分配方式地位一样    错
  2.判断解释 保护一切收入                          错 合法
  3.判断解释 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平均平等              错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3.除按劳分配以外,我国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类型: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土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确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合法性,尊重公民权利,尊重劳动、知识、人才,有利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创造社会财富造福人民。4.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存在的原因:适合我国的生产能力状况。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可支配收入是指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2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意义:落实分配制度、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积极性、共同富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3增加财产性收入要保持经济增长、健全分配制度、保护合法财产、树立正确理财意识。
  练习:
  1判断解释:我国的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错)
  2判断解释:公有制经济中只有按劳分配一种分配方式
  3判断解释: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与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都是按劳分配。
  (错、后者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4.判断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错 前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后者实行按劳分配)
  5.判断解释: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错 前者有多种多样,有公有制中的、有个体劳动收入、经营者的劳动收入;后者仅有公有制中的)
  6.判断解释: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错。前者包括按资本收入如利息股息;还包括风险收入。)
  7. 判断解释:按劳分配、按劳动者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一回事。
  (错。三者应对应:公有制、个体经济、私有制普通劳动者)
  8. 判断解释:按劳分配体现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
  (错。都能体现公平与效率。)
  重点二: 财政作用。市场经济(无形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要求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财政是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一,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通过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社保、健全社保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和谐社会。)
  第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控制,支持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利基础设施,办大事。)
  第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增长滞缓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少税多债多支出;在经济发展过热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多税少债少支出。)
  第四,财政的作用离不开税收的作用。税收作用(1组织财政收入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2调节经济杠杆3经济监督手段)
  财政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一,卫生体制改革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保障体系。公共产品具有消费和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市场调节调节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第二,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健康权是基本人权,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医改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革成果共享,促进经济社会一体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消费信心,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劳动者权利提高劳动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医改的原则: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公平与效率、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哲学分析:唯物论:辩证否定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唯物主义;
  财政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的投入:投入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技能劳动生产率促进就业;投入医疗保障健康有利于经济建设;投入社保可以调节收入促进公平保障劳动者权利提高劳动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指定产品领取财政补贴能刺激农民消费,加快农村消费升级,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提高生活水平。
  财政收入税利债费。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行政国防,社保债物支出。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影响,但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因素,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保证财政在增长;分配政策是重要因素,经济总量一定,财政、企业个人之间此消彼长。财政过多,影响企业个人积极性最终影响财政自身。过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合理:既能保证财政又能促进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经济形势逆向执行。
  练习:
  1.判断说明: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2.判断说明:财政赤字意味着一定出现通货膨胀。   (错。不一定。关键看政府的钱怎么用。)
  3.判断说明:财政赤字越多财政作用发挥越好。  (A多B好型辨析题)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2.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17﹪)-上一环节已缴税金。征收增值税的意义:只对增值额征税,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说如的稳定增长。3.个人所得税的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意义: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4.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5.以下情况免收个税:国家办法的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环保方面的奖金、国债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6.取消农业税意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调节资源配置,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教育科技发展;有利农村稳定。
  思考:降低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作用、调高降低房产交易税的作用、增值税变化的作用、
  练习:区分纳税人、负税人、代扣代缴人、征税对象。
  重点三: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增强纳税人意识(包括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公民要监督意识,关注税收征管,检举浪费国家资源行为,维护国家利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