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历史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23个专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23个专题)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5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8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9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0 近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2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3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4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6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7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历史】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专题9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1年1月最新更新).doc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题组一
一、选择题
(安徽省怀远二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回答1—3题。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答案 A
2.右图为秦代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答案 C
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答案 B
4、(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行政建制——“省”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隋唐的三省又称“计相”,总管国家财政
B、 宋朝的三省长官权力进一步加大
C、 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D、 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答案 C
5.(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军机大臣由亲王、重臣组成
C.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命令
D.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
答案 A
专题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 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这表明了他的法律思想中的
A、人人平等思想 B、公正至上的思想 C、自然法的思想 D、理性至上的思想
答案 C
2.(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 D
3.(黑龙江庆安三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答案 B
4.(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5.(江苏省徐州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雅典民主政治创造了古代希腊辉煌文明,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主要是因为
A.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构 B.雅典公民享有“观剧津贴”
C.雅典草创行政、立法、司法制度 D.十将军委员会由选举产生
专题3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
答案 A
2、(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A. 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B. 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 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 D
3.(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2009年6月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提前选举。”英国首相的权力实际上还有 ①提名内阁成员组阁 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行政大权 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创议权 ④任命议会成员
A.①③ 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4.(江苏省徐州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右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
专题4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011年1月最新更新)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2011届江西省十一县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太平世界男女同权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答案 D
2.(安徽省野寨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 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它反映了( )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答案 D
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1910年在第一届资政 院会议上,有议员提出剪辩易服方案,遭致部分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有贵族言:“发辩亡,中国虽不亡,大清国亡。”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爆发 B、清朝政府被反推翻 C、西方新思潮的传播 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答案 C
4.(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题)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