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体作文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导言〉<br>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但也一直面临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要点还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凸显他(她)们的主体地位,和他(她)们一道解决“写什么”和“谁要写”两大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倡导主体性和审美作文的教学模式。<br>
<br>
〈关键词〉<br>
作文 主体性 审美<br>
<br>
〈正文〉<br>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作文虽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性化文艺写作,但作为文本创作它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一般特性和创作要求。这也就给学生带来了较大困难,因为他(她)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等等都不够丰富完善。学生在作文(或说是应试作文)的“苦海”中挣扎着,学会了无病呻吟,学会了硬充老成,甚至学会了假作清纯和干巴巴的赞美。<br>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学生的不足,也不能把一切都归罪于体制,不能说因为考试分数就是弊端的根源,更不能因此而心安理得,顺其自然。基于这样的认识,同行们已在作文教改这一命题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理论总结;笔者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实践心得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审美 + 主体性”作文训导法,坚持在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作文成为课本范文的自然延伸,成为学生乐于展示美的文字橱窗。<br>
<br>
(一)审美新理想<br>
在作文范畴里谈审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没话说”和“编话说”的痼疾。朱晦庵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无法也不能给学生提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