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460字。
太原外国语学校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2010 年 3 月 日
课题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比较,评价不同选举的利弊,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及其特点,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课承接第一课“是什么”讲解“怎么做”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上学生会经常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由于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本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理性面对选举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太原外国语学校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1)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略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 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