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3550字。
《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教案
《课程标准》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材分析]教材以“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为题,主要围绕着中国近代工业由无到有的过程。教材主要介绍了两大内容:洋务派办的洋务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工业出现及取得了初步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近代化的含义,已有了解。学生也知道: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强大的西方国家疯狂地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古老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学生学习此课,难度不会太大,所以打算多给学生一些材料,让他们通过分析材料,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从中也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的基础知识
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及兴办的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民族工业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概况;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2、理解与运用
①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洋务企业的影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原因。
③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理解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及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分析史料过程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掌握历史基本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深刻体会一些洋务派代表人物和中国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
③通过近代工业的起步和早期发展的艰难历程,在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洋务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难点: 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的原因及艰难处境。
教学用具
制作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