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猜想、证明》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280字。
归纳、猜想、证明教案
教学目标
1.对数学归纳法的认识不断深化.
2.帮助学生掌握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猜想和发现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探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不完全归纳法猜想出问题的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已学习了数学归纳法,知道它是一种证明方法.请问:它适用于哪些问题的证明?
生:与连续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
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生:共有两个步骤: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师:这两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
生:第(1)步是一次验证,第(2)步是用一次逻辑推理代替了无数次验证过程.
师:这实质上是在说明这个证明具有递推性.第(1)步是递推的始点;第(2)步是递推的依据.递推是数学归纳法的核心.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应注意什么?
生:两个步骤缺一不可.证第(2)步时,必须用归纳假设.即在n=k成立的前提下推出n=k+1成立.
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递推关系的存在,才真正是用数学归纳法证题.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解决一些与连续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请看例1.
(二)归纳、猜想、证明
1.问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