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会,辨是非》同步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740字。
《看社会,辨是非》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 判断正误:美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的。( )
解析:真是美的前提,离开真,也就谈不上美。
答案:√
2. 判断正误:小军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拔尖,他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一律采取敷衍了事
的办法。( )
解析: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以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在是非善恶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
3. 判断正误:只有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
解析:一个正直的人,必须坚持正义。这就要求必须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答案:√
4. 下列社会现象中,哪些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
A. 尊老爱幼、拾金不昧
B. 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C. 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D. 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受贿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对课本的预习,我们很容易得出:A、B两项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C、D两项则是一种假、恶、丑的现象。
答案:AB
5.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 )
A. 明辨是非,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B. 自觉用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C. 积极巧妙地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D. 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A、B、C、D四项都是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BC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辽宁省一位初中女学生看到一个人因突发事故倒在地上而无人相救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呼吁旁边的人营救这个不幸者。但周围几十个围观者竟然无人伸手援助,她只好打电话向警方报警。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B. 社会风气越来越糟糕
C.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D. 具有高尚道德觉悟的人只是少数
解析:此题考查对是非善恶的理解、运用能力。这位初中女学生与周围的围观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A、C两项是正确的。B、D两项从消极的态度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错误的。
答案:AC
2.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就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个标准 …( )
A. 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B. 是衡量是非善恶的一把“尺”
C. 能帮助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D. 有了它,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就不会再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一标准有什么作用。A、B、C、D四项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