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2届第一次月考全科试卷(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16 22:48: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2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贺晓莉     审定:赵秀梅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分Ⅰ、Ⅱ卷,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36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 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卜筮(shì) 揆度(ó)  白头偕老(xié) 望风披靡(mí)
  B.白鹄(hú) 踯躅(zhí zhú) 向隅而泣(ǒu) 贻笑大方(yí)
  C.磐石(pán)  哽咽(yè)  暴殄天物(zhěn) 含情脉脉(mò)
  D.矛戟(jǐ) 葳蕤(wēi ruí) 摩肩接踵(zhǒng)  一脉相承(m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诡垣    贿赂    夙兴夜寐     匪夷所思
  B.伶俜    城廓     体无咎言    藏污纳垢
  C.踟躇    愆期    否极泰来     婀娜多姿
  D.樊笼    骐骥    络怿不绝     慷慨解囊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例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A.女行无偏斜         B.逼迫兼弟兄
  C.我有亲父母         D.昼夜勤作息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C.兰芝初来时,府吏见丁宁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圣诗中,颂歌和哀歌往往被人们相提并论,它们休戚相关。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要量入为出,以步行
  为宜,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我们是众多芸芸众生的一员,都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中。
  D.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存诗305首,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指的是民间歌谣;雅主要是宫廷乐歌;颂为宗庙祭歌。
  B.《诗经》原名《诗》,汉代被列为经书,成为儒家经典。后来与《书》《礼》
  《乐》《春秋》并称“五经”。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
  《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
  歌来配乐,以备朝廷祭 祀或宴会演奏时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
  府诗”,简称“乐府”。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7—9题
  《橘颂》创作时期考
  《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
  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作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 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谗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
  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