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50字。
《常量与变量》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本着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对本节课的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从而达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是浙教版八年级第七章一次函数的启蒙课,为以后学习函数以及不等式的内容打下基础。所以我认为本课内容它不但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有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一定的帮助。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从丰富的实例中体验在一个过程中有些量是固定不变的,有些量却在不断地变化着;
(2)让学生在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相对存在的;
(3)使学生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辨别常量与变量。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是通过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过程,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第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经历对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探索,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良好的自信;
(2)进一步加深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难点: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关键:弄清常量和变量是相对存在的。
三、说教法
本节的教学,以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并通过动手实验,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态的方式动态化,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本节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