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9 19:34:5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60字。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年级:  高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时间:  2011  年   4  月  24  日     设计人:  孙竹丽   
  课题:   《做客》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程分析】
  《平凡的世界》虽然是厚厚的三大本,但作品中把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于生活的执著和信心,温馨的亲情、纯真的爱情,描绘得非常细腻、真实,让人读后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优秀作品,课下一定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最好趁寒暑假期间,布置学生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课本中节选部分有许多地方可以品读。例如文中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这些都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考中的考点。
  【学情分析】
  孙少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对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有切身的感受。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对这样的遭遇没有心理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孙少平的立场上体验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设计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阅读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了解孙少平所遭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困境,以及他的解决办法。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孙少平矛盾的心理。
  第一步:了解作者路遥及其创作风格,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朗读选文,整体感知。
  第三步:拓展迁移,畅所欲言。(同学都有做客的经历,说说你在做客前、做客中、做客后的心理感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路遥及其创作风格,把握《平凡的世界》思想内容,由此认识社会的变革。
  2、整体把握选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节、环境)
  【教学流程】
  导入: 有一位作家在他的新书的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的土地和岁月。”他说:“对生活应抱有热情,艺术作品是激情的产物,才能感染别人。”这样一位内心充满诗意并且难能可贵地保持到人生成熟期的作家却匆匆地走了,在那部可以不朽的作品刚刚出版之后,年仅42岁。
  他在书中说过:“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我想他做到了,他离开我们十余年了,他今天仍然借着作品与读者讨论、对话,而今后,他的心血也应当成为中国精神文化中烁烁生辉的一部分而为人珍惜。
  他就是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享誉文坛的作家路遥,那部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路遥以《人生》名世,在《平凡的世界》之后便不再平凡,曾为学界出过许多无法解答的人生命题与假设,然而他却通过自身的生命感验获得精神上的极大丰收。今天的路遥已非路遥,已经变成为拥有某些高度的里程碑式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这句刻在路遥墓前的一块方石上的悼词,极为恰当地表述了路遥短暂而辉煌的文学人生。
  一、知人论世,走进作品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上的相关内容,回答屏幕上的问题。
  1、 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县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在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毕业后,他先后来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