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050字。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认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知道《九章算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作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过程与方法:
课前收集各种书写载体,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图片,就造纸术发明的必然性、时代性和对世界的贡献展开讨论并发言,能整理、归纳秦汉时期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杰出成果,并能制作成简单的表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认识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并能从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利用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此产生使命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讨论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会制作表格的制表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多种途径收集史料的学习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各学科知识的迁移。
教学用具:
实物教具:
竹木简、帛、树皮、树叶。
投影片:
龟甲、兽骨、青铜器、玉器,蔡伦、张仲景、华佗。
多媒体课件:
“造纸术传播的时间及方向”。
备课思路:
由于本节课不属于历史课程标准的重点,对于本课的知识,只要求掌握在了解、知道这一层面。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教学目的应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上。
具体如下:(1)利用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2)培养学生收集史料的能力。课前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收集有关的书写材料;一组负责收集张仲景、华佗的故事,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多途径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归纳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政治、经济的特点,指出秦汉时期国家大统一,封建经济繁荣,促进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秦汉先进的科学技术。
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说说本节课讲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