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纪年法》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1920字。
《公元纪年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知道简单的公元纪年的方法及简单的年代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人物年龄,使学生掌握公元前后年份的计算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知道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公元纪年数轴了解这种国际通行的纪年方法。
教学难点:公元纪年的推算
三、教法学法
讲授法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了。在这其中,年代和人物是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世界纪年的方法,这对我们以后这方面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
【新课教学】
我们要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离不开对过去年代打交道。在世界上有个通用的纪年方法,那就是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一说今年是公元多少年呀 ?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那么今年离公元元年相距多少年呢?同学们看这样一个公式:
板书: 公元前距今 =公元前年数+当今的年数
公元后距今 =当今年数—公元后的年数
同学们根据公元纪年图示和这个公式进行推算并进行交流。
(一九五二年;二00四年;公元前六年)
世纪、年代
每100年为一个世纪,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公元前221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20年代;2004年处于公元21世纪。
初期、中期、后期。
这些时间属于模糊时间。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20年称“初期”,最后20年称“后期”,中间20年称“中期”。如2004年可称为21世纪后期。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大约始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年法,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成甲子、辛亥……共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采用的干支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