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洋浦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2题,约3720字。
海南省洋浦中学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Zn—65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将答案序号填入答案栏内。
1.决定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的温度 B、催化剂的使用 C、反应物的浓度 D、反应物的性质
2.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地震导致的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成份是13153I和 13755Cs,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铯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碘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铯137原子核内含有82个中子
C.碘131的质子数是55,铯137的质量数是137
D.食用加碘盐能防止一切核辐射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每次实验需要测定三次温度数据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4.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的电子式为: B.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C. 氯化钠的电子式: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4和C2H6互为同系物 B.H2和D2互为同位素
C.. 互为同分异构体 D.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6.某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127,该原子核内含有72个中子,R的离子核外有54个电子,该元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为非金属 B.R的离子带一个正电荷
C.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D.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4
7.一定温度下,对某一反应 A(g) + 3 B(g)2C(g),反应放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有限度
C.1molA与3molB混合充分反应能得到2mol的C D.反应限度受反应条件的影响。
8.在mA+nB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1,B每分钟减小1.5a mol·L-1,A每分钟减少0.5a mol·L-1,则m:n:p 为( )
A.1:3:2 B.3:1:2 C.2:2:3 D.2:3:2
9.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甲中电流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
10.下列关于甲烷的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原子呈现四价 B.分子呈正三角形
C.C—H键属极性键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1.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
B.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C.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
12.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