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1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一、信息给予题.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0 质量守恒定律.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1 化学方程式(书写、四种基本类型).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2 碳单质、一氧化碳.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3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4 燃烧和灭火.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5 燃料、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6 金属材料.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7 金属的化学性质.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8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19 溶液的形成.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0 饱和溶液、溶解度.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1 溶质质量分数.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2 酸和酸的化学性质(包括指示剂).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3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4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包括溶液的酸碱度).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5 盐.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6 化学肥料.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7 人类重要的营养元素.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8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29 有机合成材料.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3 空气(包括空气成分探究、空气中其它成分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4 氧气的性质与制备(包括催化剂).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5 水的组成(包括纯净物、混合物、单质、混合物).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6 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包括水的净化、水资源的开发、污染、防治).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7 分子和原子.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8 元素、原子构成、离子(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原子构成、离子).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考点9 化学式、化合价(包括化学式相关计算).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二、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六、化学方程式计算 .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七 各学科交叉综合题.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四、气体的制备(跨越考点较多的).doc
2011中考真题按知识点分类(包括29个知识点+7大主题)专题五、探究题(跨越考点较多的).doc
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2011年四川达州,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燃放烟花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2011年浙江杭州,1题)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太阳能电池的物质。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反映二氧化钛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A、把TiO2加入各种酸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B、把TiO2加入各种碱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C、把磁铁接触TiO2后,观察TiO2是否被磁化
D、加热TiO2检测有无气体放出
3、(2011年浙江杭州,2题)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是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能和CO2反应 D、能和硫酸反应
4、(2011四川年雅安,22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冬天河水结冰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分离空气制氧气。
5、(2011年四川雅安,23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6、(2011年重庆市,2题)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7、(2011年四川南充,1题)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 铁生锈 D、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
8、(2011年山东济宁,11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9、(2011年四川省眉山市,1题)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雪糕慢慢融化 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电灯泡通电发光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10、(2011年四川眉山,2题)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11、(2011年福建龙岩,1题)日常生活中下列做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给自行车打起 B、 把煤粉制成蜂窝煤
C、 用食醋去除水垢 D、 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粉
12、(2011年浙江衢州,1题)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铁生锈 C.冰熔化 D.气球充气变大
13、(2011年浙江衢州,5题)下列物质的用途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丝用来做导线 B.二氧化碳用来作灭火剂
C.天然气用来作燃料 D.稀硫酸用来制氢气
14、(2011四川宜宾,1题)下列过程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天原化工厂用食盐水生产烧碱 B.宜宾城区住户烧天然气煮饭
C.南岸建筑工地上倾倒鹅卵石 D.五粮液厂用粮食酿酒
15、(2011年四川绵阳,9题)生活中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自来水 B、门锁不易打开时灌入铅笔芯粉末
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6、(2011年山东临沂,1题)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 石蜡融化 B 纸张燃烧
C 酒精挥发 D 冰雪融化
17、(2011年广东广州,2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B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
18、(2011年广东广州,5题)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
19、(2011年广东揭阳,1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20、(2011年山东济南,1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 切割金属 C 滴水成冰 D 汽油挥发
21(2011年山东威海,1题)下列能源转化过程,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地热发电 B.核反应发电 C.火力发电 D.风能发电
考点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 选择题
1、(2011年安徽巢湖,5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D )
2、(2011年山东济南,5题)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 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C、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3、(2011年四川达州,2题)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4、(2011年浙江义乌,14题)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必须要清洗后再放回原瓶
5、(2011年浙江宁波,3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
6、(2011年福建福州,8题)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7、(2011年山东烟台,6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 (D)塞紧橡皮塞
直接插回原瓶
8、(2011年山东烟台,18题)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②检验铵态氮肥
C、③检验CO32一的存在 D、④用水吸收CO
9、(2011年重庆市,6题)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0、(2011年四川南充,3题)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B )
11、(2011年安徽,1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收集CO2并验满 B. 加热液体 C. 取用液体 D. 收集氧气
12、(2011年福建龙岩,4题)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B )
13、(2011浙江台州,3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4题)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稀释浓硫酸
15、(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9题)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53 mL水
C.用20g 氯化钠和l00g 水配制的l20g 食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57g
16、(2011四川宜宾,4题)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C )
考点3 空气(包括空气成分探究、空气中其它成分性质、空气污染与防治)
一、 选择题
1、(2011年四川达州,4题)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2011年福建龙岩,6题)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来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2011年山东滨州,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是永恒不变的
C.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 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好
4、(2011年江苏苏州,6题)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5、(2011年江苏苏州,7题)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B)
7、(2011年江苏苏州,11题)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8、(2011年广东广州,6题)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9、(2011年浙江湖州,1题)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
10、(2011年山东济南,2题)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属于环境保护的是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 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
C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 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11、(2011年四川达州,4题)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考点4 氧气的性质与制备(包括催化剂)
一、 选择题
1、(2011年四川内江,13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电离时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都称为碱
B.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2011年四川达州,6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2011年山东烟台,4题)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4、(2011年重庆市,13题)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5、(2011年浙江温州,20题)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6、(2011年四川眉山,16题)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7、(2011年山东滨州,16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t℃时,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8、(2011年江苏苏州,17题)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9、(2011年江苏苏州,18题)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10、(2011年广东广州,16题)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考点10 质量守恒定律
一、 选择题
1、(2011年浙江宁波,19题、)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2、(2011年福建福州,7题)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 B 、H 2O2 C 、C2H4 D 、H 2
3、(2011年四川眉山,11题)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X + 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2S3
4、(2011四川宜宾,2题)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x+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x的值是( )
A.1 B.2 C.3 D.任意值
5、(2011年江苏苏州,20题)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6、(2011年浙江舟山,10题)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下列根
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7、(2011年江苏南通,18题)已知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
A.C2H6 B.C2H4 C.C2H2 D.C2H60
8、(2011年江西,6题)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橙红色)+6H2SO4=2Cr2(SO4)3(绿色)+2CO2↑+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CrO3 B.Cr2O3 C.Cr2S3 D.CrSO3
9、(2011年山东聊城,25题)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10、(2011年浙江金华,19题)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