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ppt8
- 资源简介:
共17张。有课件,有教案。本课件介绍了组合,创设情境,剖析问题,讲授新知,适合新课教学。
约2060字。
组合(第一课时)
桐庐富春中学 吴晓明
【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了排列与排列数公式之后,进一步探究组合与组合数公式较为方便.从排列的定义出发,用类比的观点提出问题,获得研究思路,这是数学研究中的常用思想.因此,本节课可以结合排列的定义与排列数公式,从中获得研究组合的定义,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结合”等式”的两边是对同一问题作出的两个等价解释这一思路推导组合数公式,也进一步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重要作用.
组合总共分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理解组合的概念与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并能简单的应用组合数的公式进行计算;第二课时对两个性质的了解;第三课时是主要是对组合公式的熟练应用.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①正确理解组合、组合数的概念,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②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③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其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对排列和组合的联系与区别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
②通过组合及组合数公式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以及化归的数学思想;
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与剖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条件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了基本原理及排列,在理解了组合及组合数的概念后,对于排列与组合的关系并不是十分清楚,并且,由于在组合问题中,元素之间没有顺序之分,也就不能和排列一样,用分步的方法推导其计算公式,因此,将一个排列问题转化为一个先组合、再全排列的问题,成为问题的关键,所以,组合数公式的推导就成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小游戏:由对奖游戏提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1、在桐庐、富阳、杭州三个汽车站之间的直达路线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汽车票?有多少种不同的汽车票价?
2、圆上有3个点,过每2个点画一条弦,可以画多少直线?
能画多少条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