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变化率》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100字。
平均变化率 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材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1章。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导数及其应用”在整个高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对函数知识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微积分奠定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使学生对变量数学的思想方法有新的感悟,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导数及其应用”内容的处理有了较大的变化,它不介绍极限的形式化定义及相关知识,也有别于以往教材将导数仅仅作为一种特殊的极限、一种“规则”来学习的处理方式,而是按照“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的顺序来安排,用“逼近”的方法定义导数,这种概念建立的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又容易理解,突出了导数概念的本质。平均变化率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是“导数及其应用”的起始课,对导数概念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平均变化率是刻画变量变化快慢程度的一种数学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了解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会计算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模型刻画客观世界的作用,进一步领会变量数学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1.)
情境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856美元,2020年约为3500美元。)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十六大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2002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在短短的4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