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12 9:34: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60个字。

  淮安市复兴中学七年级语文一体化教学案
  班级:学生姓名:主备人:周芳荣
  时间:__月__日第__节
  课题: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赏析《蝉》这首诗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二)赏析《孤雁》这首诗
  1、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就唤出“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著的精神啊!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1)理解:以“谁怜”二字设问:夕日的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明确: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