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中的对称问题》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70字。
直线中的对称问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在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重视在各个知识节点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主旨。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直线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一种曲线。直线中的对称点问题是学生研究其他曲线对称性的基础,它为两点间距离最值问题的转化提供了桥梁,同时也是一次函数性质的深化。
2.教学结构 直线中的对称问题主要包括点关于点(中点问题)、点关于线、线关于点、线关于线的对称问题。我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第二课时研究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本节是第1课时。
二、学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区重点中学,学生基础较好。学生已在一次函数的基础上体会了直线的5种方程形式,经历了通过直线方程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两相交直线夹角)的过程。但学生遇到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入手,而且学生没有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对应关系的深刻体验。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用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位置关系求直线的方程。
根据本课内容、教学大纲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关系求直线方程,渗透数形结合、等价转化、一一对应等数学思想。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经历数学思维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设计 教学结构流程图如图1。 附图 图1 1.知识引入阶段——情感体验 如图2,在打台球时,母球A必须打粉球C,但是在A与C之间,靠近A处有黑球B挡住,因此不能直接打,只能先打下边反弹到右边,再打球,已知A离下边距离1.3m,离右边1m,C离下边2m,离右边0.3m,问如何打出? 附图 图2 附图 图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在小球经过两次反弹过程中,如何确定球杆的入射角的问题。即如何求入射直线的倾角问题,先请学生解释。 教师准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