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8780字。
《“布衣总统”孙中山》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传记的有关常识。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的生活经历,思考孙中山的生命价值,体会其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
3、以本文为例学习并掌握传记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布衣与总统的关系,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
2、难点:对“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
【学法指导】
(一)《“布衣总统”孙中山》是一篇传记,文章以小见大,通过记叙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他甘于淡泊的非凡品质。因此,学习本文,我们要从“布衣”切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衣食住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进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并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可分为初读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迁移和巩固练习四个阶段。
(二)传记的阅读步骤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衙( )门 长袍( ) 马褂( ) 锡( )制 卤( )水
奢( )侈( ) 三字帖( ) 字帖( ) 侍( )从
妖氛( ) 下咽( )
2、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布衣:
独具风格:
血气方刚:
天高地厚:
水泄不通:
3、知人论世。
(1)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