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10字。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研究学科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每时每该都与数学发生关系,例如学生学习与娱乐时间分配、学生日常零花钱的使用分配、学校小卖部商品的销售及进出货情况、教学用品的使用、学生家庭日常收支情况、学生日常上学放学时间控制等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题材,因为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题材的选择性广泛,有助于学生创新。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选择一个或者多个题材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地位作用等情况,统计出数学在生活中的规律,设计出利用数学指导日常生活行为的最优方案。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理解平时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3、课题介绍
课堂对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的任务,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用到数学的生活行为,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自我分析,选定一项或者多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数学在本题材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地位作用等情况,统计出数学在本题材中的规律,设计出利用数学指导日常生活行为的最优方案。作用:1,通过研究,学生了解生活的本质;2,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3,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
1、 书本中数学的规律;
2、 一定的生活经练;
3、 了解日常生活的细节。
基本技能:
1、对生活中的小事有敏锐的触觉;
2、动手能力和文档编制能力;
3、较好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各自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网络查阅、参阅电子图书、查阅书籍报刊杂志、调查访问等);
2、分小组将收集的题材进行综合、筛选、分析、选定,教师加以指导,确定小组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3、小组成员对选定的题材进行深入研究,编写研究性学习方案;
4、提交研究性学习方案,小组内自评;
5、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审核与评定,学生上台论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3、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4、通过上台论述,加强学生的论述表达能力。
四、思维导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