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人的心灵——“快速读懂诗歌,准确概括主旨”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1 21:46: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760字。

  走进诗人的心灵
  “快速读懂诗歌,准确概括主旨”教学设计
  广大附中   余伟
  教学目标:
  1. 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找到快速解读诗歌的钥匙;
  2. 学习怎样体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能准确概括出诗歌的主旨。
  教学内容:
  一、由测试情况和考点导入本堂课教学内容
  1. “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评价和准确表述的基础。
  2. 怎样才算读懂?
  ①理解诗句内容: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能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化为散文。
  ②领会思想感情: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要注意准确表述,要学会概括出诗歌的主旨)
  二、方法指引:怎样才能读懂 
  (一)测试讲评:
  【题例分析(一)】阅读下面的元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中吕】山坡羊•叹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⑴ 如何理解“那个不去红尘闹”的“闹”?(3分)
  ⑵ 赏析“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的手法。(4分)
  答:⑴表面是指上文的鸡叫、鸦噪,(1分)实际是暗指人们为追逐功名而趋之若鹜、竞奔不已的丑态。(2分)  ⑵“今日少年明日老”,以夸张手法,极写人生易老。(1分)“山,依旧好;人,憔悴了”,将青山的美好与人的憔悴,大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分析1分)形成鲜明对比(手法1分),劝喻人们不要为了功名而辜负青春,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情感1分)
  【研讨交流重点】
  1.分析失分答案,明确存在问题
  .※思考:以下的情感概括是否正确?
  ①“闹”指“吵闹”,写晨鸡和昏鸦都不去世间吵闹,暗示作者不同流合污,对世事的感慨与无奈。
  ②诗人一路在长安道求取功名,渴望能建功立业,但不受到重用,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对全诗的内容情感理解错误,或对意象分析不够准确,或对关键语句断章取义。
  ※思考:以下的情感概括是否到位?
  ③ “闹”指“吵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晨鸡鸣叫、昏鸦争吵的热闹情景。
  ④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悲叹和物是人非的感叹。
  ——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找出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信息并加以分析
  如:标题:叹世 ;诗眼:那个不去红尘闹、功名、人憔悴 ;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