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430字。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霍邱一中生物组 李素平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2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主要包括核酸的功能、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②(必修)——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3)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教学难点
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
(1)“6.14银川10岁女童被杀案”的背景资料。
(2)核苷酸分子结构图。
(3)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长链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