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枪》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270字。
《断魂枪》教学设计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杨健
【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对主人公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探讨主人公的人格品质、价值追求,领悟《断魂枪》丰富的思想内涵。
3、透视作品体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探究人类在历史、社会变革中的命运挣扎。
【教学设想】
通过把握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来探究小说的主题,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点;而这种思考探究的思路也是学生在解读小说时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同时,小说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因为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转型都具有很好的思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这是符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精神的,所以这堂课的设计也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价值生成。
【教学课时】一课时
【预习部分】
1、 了解作者: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在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火葬》、《正红旗下》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贫血集》、《月牙集》等。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2、 了解时代背景:
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阶段。此时,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替代:另一方面,两种文明的冲突又是以民族压迫的方式进行的,国人固守着封建传统文明与侵略者抗争,被压迫民族的愚顿麻木和帝国主义的强大凶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对比。《断魂枪》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的。
3、 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4、 通过勾画的形式,捕捉主人公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
(以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读老舍小说的评价做导入。)
读老舍的小说,宛若在读白居易的诗,平易畅达,老妪能解。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断魂枪》的故事,领略老舍小说的魅力。
二、 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情节参考:清朝末年,列强入侵。沙子龙把镖局改成客栈,“五虎断魂枪”的枪法也决不再传。有时徒弟们来讨教,沙子龙用说句笑话的方法敷衍过去,甚至直接把他们赶出去。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在与孙老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