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达标测评卷(必修3,4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套。
达标测评卷九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11•南岸模拟)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B.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通车
C.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D. 2010年4月8日,第十四届台交会在厦门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2. (2011•吉林联考)2011年元旦期间各地群众共享“文化惠民”阳光。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的“几米星空展”、话剧《昏了婚了》、《至爱》等演出让人留连忘返。这表明( )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C. 人类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 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
3. (2011•吉林联考)“十一五”期间,山东日照紧紧围绕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目标,深入发掘“蓝色文化”的丰厚内涵,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这说明( )
A. 文化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达标测评卷十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11•浏阳模拟)截至2010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2011•浏阳模拟)2009年,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
A. 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 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
C. 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 文化繁荣 文化创新 文化渗透
达标测评卷十一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其实,书写优美汉字也是继承中华文化的良好途径,这是因为( )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进行。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融入了很多广东元素——广州方言歌、木棉花、猎德鼓等,在传统韵味中凸显岭南文化。这表明( )
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 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 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 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3.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世博会看点之一。其折射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
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③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说明了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达标测评卷十二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11•福建三明模拟)自从山寨手机粉墨登场以来,中国刮起了一股山寨风。一时间,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山寨文化的涌现说明( )
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③传媒的商业性 ④传媒的创新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 (2011•江苏南京模拟)《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恋爱交友节目,其互动形式完全突破传统的交友方式,体现新时代男女的恋爱观、婚姻观、金钱观等价值取向。江苏卫视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载体。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④电视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2011•广东珠海模拟)如今,“植入式广告”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剧、文艺晚会中。但原本是创新广告形式以缓解广告对观众收视干扰并达到宣传产品或品牌目的企业营销方式,却受到很多观众的批评与质疑。对此,国家应该( )
A.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B. 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C. 加强对广告行业的引导和管理 D. 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