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单元达标测评卷(必修4,4套)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套。
达标测评卷十三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哲理小说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贴切地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 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
A.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 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 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2. 钱学森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中科院院士沈鸿说过:“谈发展,一定要讲哲学。”这说明( )
A. 哲学是一种智慧,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哲学源自对实践的追问与世界的思考
C. 哲学是时代任务的正确归纳和总结
D. 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最一般的科学
在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人们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据此回答3~4题。
3. 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 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 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 哲学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
D. 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达标测评卷十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11•长春质检)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 ④物质的固有属性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2011•西城模拟)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这说明 ( )
A. 物质与意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B.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C.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①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②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③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④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4. 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B.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 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达标测评卷十五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010年10月30日,东亚峰会领导人决定邀请俄美两国总统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邀请俄美两国加入东亚峰会。这表明( )
A. 联系具有客观性 B. 联系具有普遍性
C. 人可以消灭旧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 联系具有多样性
2. (2011•浙江五校联考)2010年10月10日,3个“10”相连,寓意十全十美。翻开老皇历,2010年10月10日这一张上清楚地标注着“黄道吉日,嫁娶则婚姻美满,3年得子”,如此好日子,结婚人多自然不在话下。这是( )
A. 事物联系的“人化”特点 B. 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特点 D. 肯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3.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说明( )
A. 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B.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
C.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D. 自在事物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4. (2011•南京模拟)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A. 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达标测评卷十六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原创题)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改革开放的故事,当家作主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这句歌词主要反映了(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亦步亦趋的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2. “我爸是李刚”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该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 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C.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 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2010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活动,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 )
A.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大创造: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推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
A. 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 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