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300字。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课时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案
课时导航
学考要求
主要考点 能力要求 能力层级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了解聚落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综合应用
基点概览
一、 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 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以及与人们 生产生活 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 城市 和 乡村 两大类型。其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城市 乡村
差别 景观差别 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设施齐全 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一
人口差别 人口密集,规模大,以非农 产业人口为主 人口稀疏,规模小,以农业 人口为主
功能差别 功能多样,以第二 、三 产业为主,是区域的中心 功能单一,以第 一 产业(农业活动)为主
联系 产品联系 乡村为城市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和一些工业原料,城市为乡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其他工业品
服务联系 城市第三产业发达,可为乡村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成因联系 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二、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地区 地形 分布 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平坦广阔 规模一般较大,多呈 团聚 型、棋盘式格局 聚集的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 地形复杂 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 分散 聚集的人口较少
名师导学
问题探究
一、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村落的形态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受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形态的聚落:在河流较少的平原或盆地,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在耕地区的中心,往往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乡村聚落;山区地形崎岖,平整土地分散、面积小,且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因此聚落分散、规模小,且多分布在河谷或向阳缓坡上。
(1)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