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导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4430个字。
21.《陈涉世家》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执笔:丛月波
内容:《陈涉世家》课型:阅读教学课时间:2011年9月16日
学习目标:
1、会简介《史记》。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清“陈涉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会说出人物个性化特点以及作者对待历史人物陈胜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目标2
学法指导: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重复记忆。
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导学案。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完成。
学前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好导学案,学生利用自习做好预习。
预习案
教材助读:
一.走进作者、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并利用课下注释或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请选出自己感兴趣或者认为有哲理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
3、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积累:(以课下注释为主要依据)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
1、熟读课文,并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3).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4).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这样做的效果是: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以……为名义发动起义)
3、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