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380字。
《古诗苑漫步》课堂实录
该课获2009年青海市西宁市中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刘 东/执教、整理
师:同学们,众所周知,中国乃一诗之国度,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更是浩如烟海,在华夏文明中蔚为壮观。辉烂的华夏文化,不仅仅是飘扬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串串悠远驼铃,不仅仅是四大发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铿锵步伐,也不仅仅是万里长城屹立千年的永恒丰碑。在华夏文明璀璨耀眼的星空中,更少不了的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所谱写的一页页典雅华章!
在那里,我们可以领略到长江“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博大,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泰山“一览众山小”的雄奇。在那里,我们能够聆听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路历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文人气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圣人情怀。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一、声情并茂吟古诗
师:前人一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是学习、品味诗歌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下面请配合所选音乐,将你最喜欢的古诗词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中国古诗独特魅力的韵味。
(一生读李煜《虞美人》,配乐《乌夜啼》。)
师:请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1:感情把握得比较好,体现出了节奏之美。
生2:读出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感到余味无穷。
生3:音乐选择得非常好。
(一生读王维《桃源行》,配乐《渔歌唱晚》。)
生1:前后的感情反差较大,但声音铺垫较好。
生2:节奏语气较准,感觉非常好。
生3:语调让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一生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走进新时代》。)
生1:感情不够恰当,没有表达出喜悦之情。
生2:配乐用得非常恰当。
师:听诵读点评,感触颇多。读诗不仅要用声、口,更要用心灵,读出文字里的东西,才能抓住情感内涵。古人写诗提倡“我手写我口”,我们读诗提倡“我口读我心”,才能与古代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其实,诗歌在中国古代最早是用来演唱的,同学们不禁会问,古人怎么唱诗,先听一首古代诗歌歌曲。
(播放古代歌曲《诗经•关雎》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