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湖北省荆门市马良中学 季春448261
一、 引言,简介背景。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做为一名文人志士,在白色恐怖的黑暗社会里,怎样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吗?你们学过类似的哪些文章呢?(《小橘灯》《海燕》)
2、 礼赞,即崇敬和赞美。作者为什么要对白杨树表示崇敬和赞美呢?原来作者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1941年正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第五个年头。北方军民的觉醒是党唤起的,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就是党的精神和意志的体现。所以赞颂树意在赞颂北方农民和领导他们的中国共产党。但是作者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能公开赞颂北方农民和党,所以只能借礼赞来写人。
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不平凡)
2、 文中从哪些方面对白杨树进行了赞美?
(景美——形美——神美)
3、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散文适合于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怎样朗读本文呢?(媒体展示)
(A、 重音:○1加强音量和气势;○2适当延缓音节的读音;○3变换音色,或高亢、或低沉、或尖细、或沙哑。
B、语调:○1平直调——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表示庄重、严肃等;
○2扬上调——前低后高,上昂,表反问、设问、疑问、惊讶或鼓动、号召;
○3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较多,表嘲讽、反语、暗示、双关等;
○4降抑调——先高后低,表肯定、坚决、自信或话语结束。
C、停顿和快慢。)
三、 分析讲解课文。
1、 白杨树的“景美”表现在哪里?文中从哪个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A、 所见所感:辽阔坦荡、黄绿主宰、气象雄伟
B、生长环境——衬托)
2、 白杨树的“形美”表现在哪里?文中从哪个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A、干——笔直挺立
枝——紧紧靠拢
叶——片片向上
皮——光滑淡青色,有银色晕圈
B、外部形态——描写)
3、 白杨树的“神美”表现在哪里?文中从哪个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A、议论,抒情: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