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讲学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2 9: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3.《桃花源记》讲学稿
课型:讲读 执笔:葛玉贵 审核:初二语文组 时间:2005.2.18.
第一板块:课前预习导学
1、.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关于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文化常识:①郡:               
        ②太守: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  豁然开朗(    ) 平旷(   )
衣着(     )   阡陌(    )(    )   垂髫(    )        怡然自乐(     )
便要还家(    )      邑人(    )              遂与外人间隔(    )(    )
此中人语云(    ) 诣太守(    )        刘子骥(      )     问津(     )
4、熟读课文,并对照注释试译课文
5、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试概括课文每一段的大意。

第二板块:课堂学习研讨
学习目标:1. 能记住部分生字和文学常识;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       意,明确本文线索; 3、能说出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准确评价       这种社会理想。
学习重点:1.文言字词    2.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学习难点: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翻译课文、诵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在横线上翻译句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