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石 榴
洛阳四十五中 贾少阳 原创 电话:0379-2557316
第 一 课时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对石榴从不同角度的刻画的分析归纳,使学生准确把握它的外在特征。
2.指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重 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关键句子,把我石榴的外在特征。
难 点: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掌握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法
教 具:图片。录音。
板书设计:
石 榴
爱石榴——“最可爱”
枝叶美:“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画石榴——花朵美:“夏季的心脏”
果实美:“籽粒透明、光嫩,丰腴酸甜”
赞石榴——“喜欢夏天”,“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要点:1.掌握生字新词,疏通课文内容;
2.概括文章段意。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石榴吗?吃过吗?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采用现场事物观察,或者猜谜语的方法。)
教师相机展示石榴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
二、课前预习:
(1)让学生熟悉课文,分学习小组自由地有表情的朗读课文。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
预习问题设计:
(1)作者按怎样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
(3)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
(4)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结合课文第七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注意教师范读的技巧以及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梗概,提出疑问。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文章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