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说课稿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浙科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12 23:18: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40字。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本章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情况、前后期的不同内容;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创设历史情景,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提供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学会提取信息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师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救国方案,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期间“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2.难点:(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教材处理
  1、将教材内容分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兴起概况、主要内容、影响局限四部分,以优化教材知识结构。
  2、适当补充一些历史原文资料如:《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庶民的胜利》等,增加知识容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史料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
  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普班的学生基础较差,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不发达,由于在初中学过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大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他们会记得陈独秀、《新青年》、北京大学等,但是对这场运动缺乏整体的认识,特别是对运动中各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宜浅不宜深得原则处理这节课。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情景教学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学习情境,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谈话法。用于处理浅显易懂的知识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