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4/15 10:28: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140字。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梁玉英       通辽市扎鲁特一中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衣、食、住、风俗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通过问题探究、合作讨论、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生活,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貌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资料搜集、小组合作 、问题探究讨论、比较法等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向自己的家长或周围群众从吃、穿、住等方面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戴中国传统瓜皮帽进入教室,问同学;这身打扮是否搭配合适?你们如何搭配?
  问题情境1: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师生合作学习。
  问题探究2:简述近现代中国服饰变迁的过程是怎样的?概括特征和原因?(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通过课前预习情况学生回答:一种:瓜皮帽+长袍马褂+老板鞋。另一种:西式礼帽+西装+衬衫+领带+皮鞋。
  学生回答: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俗(衣、食、住、习)
  学生看图,提取历史信息回答:
  第一阶段:
  鸦片战争前
  男装:长袍马褂;
  女装:旧式旗袍
  鸦片战争以后
  “洋装”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西服),中山装,旗袍,学生装。
  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材料1: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2: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思考探究】
  (1)依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
  (2)在材料2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第二阶段: 20世纪50—70年代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
  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回答:
  (1)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2)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介绍中国传统的饮食及西餐的特色,师生合作学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